发布一周年后,回顾百度智能小程序成绩与缺憾 -米乐网页
阅读本文仅需3分钟:百度小程序一周年成绩如何。
7月3日,李彦宏被泼水事件快速发酵,热度完全盖过了会议本身——会上宣布月活达到2.5亿,入驻小程序超过15万个,第三方服务商超过200家……
事实上,7月3日还是百度小程序上线一周年的日子,立足当下回顾过去,那么,现在看来百度小程序过去一年的成绩如何?
经过大刀阔斧的战略调整后,百度成功完成了移动转型——现在百度app日活过亿,每天响应60亿次搜索需求,日信息流分发超过150亿次,保持了搜索领域的绝对优势。
与此同时,尽管各类智能推荐算法层出不穷,但app毕竟是孤岛,事实证明搜索依然是最有价值的连接场景,而智能小程序可提供接近原生app的用户体验,远优于传统网页,助力企业更好的承接移动流量。
经过一年的版本迭代,百度小程序现已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用户运营能力——搜索加权使小程序流量平均提升60%、下拉二楼为用户提供了回访路径、收藏有礼赋予开发者留存用户能力、消息服务可用于用户唤醒及召回、而百家号挂载小程序,则使内容垂直引流成为了可能。
经过一年的探索,百度小程序立足搜索场景,应用及变现场景逐渐明晰——基于搜索场景,连接用户与服务。由此延伸来具体的应用场景:企业展示、政务服务、商家引流等场景。具体的例子不胜枚举:首个国家小程序“瑞士”上线、天府市民云入驻智能小程序提供便民服务、香哈菜谱接入百度小程序两个月日活提升21倍等等。
在app孤岛时代,智能小程序坚守开放理念推出开源联盟,经过一年的落实,爱奇艺、哔哩哔哩、快手、携程、58同城等行业头部app先后上线小程序,使开发者可打通不同场景下的流量入口,一次开发可覆盖不同人群,配合搜索入口形成服务矩阵,使小程序真正成为连接一切人与服务的能力。
上线一年的百度小程序已基本完成了微信小程序两年的路,形成了云市场 服务商的布局,为企业和商家提供便捷的开发服务;与此同时,小程序为应用场景单一的百度app带来了更多的用户场景,配合信息流内容成为百度在移动时代流量护城河的两大根基。
百度认为小程序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,而对于百度自身而言,小程序则更像是其追赶时代的凭借。